左右并列结构的字例

左右并列结构的字例

  左右并列结构的字,有右主左副、左右均衡、左主右副等三种,还有左中右三体并列的结构等。左副右主并列结构的字例

  (1)“德”字

  《曹全碑》的“德”字,左疏右密,双人旁写得平正,首笔撇出,次画右平撇,两笔间只是态势对应但笔画均匀。竖画成曲钩,成半弦月空间,显得端正又有变化,主体部分结构严密,笔画均匀,只是 “心”字的捺笔稍伸长,线条纤劲,秀巧平整。

  《鲜于璜碑》的“德”字,起笔即厚重,三笔副体横短画长短粗细不同,但都在左边一个斜线和右边收笔竖线上,三笔线条比较均匀,所以结构保持基本平正。主体部分笔画分粗细两部分,以方笔为主,“心”字左点和抛钩成往上的厚重的方笔曲笔,非常突出,使结构增加了色彩,浑厚有力。

  《石门颂》的“德”字,结体外拓伸展,使副体的二横画和竖的曲笔在不松散的度数上尽量往左伸展,显得舒展疏朗。右边主体笔画写得开展而严紧、端正。为了结构安排有趣,使“四”字四竖画都出头,“心”字分两组,左边的一笔成往右的小曲钩,然后一笔长捺,右边空间成为一组短竖和短撇占据其间,结构布局拓展,笔画笔法变化丰富,从而构成自己的特色。全字布局气势恢宏,线条飘逸。(见图225)

  (2)“汉”字

  《曹全碑》的“汉”字副旁三点水收得很紧,布局靠上,收缩一角。为主体多横画安排可以顺次排列。使横波笔左右伸长写,下两点和上两点呼应,结构严紧,大风格统一。

  《鲜于璜碑》“汉”字的三点水与主体拉得较开,三笔之间虽然用笔有变化,态势不同,但是平整而收得较紧。而下两点不仅形象较小且紧贴长横画,像人的短腿,以造成上面部分的重量,给人有极重压力的感觉,是造成强力度的一种艺术手段。

  《石门颂》的“汉”字写得很大气,笔画伸展,三点水短横画写得开阔,主体部分五个横画加两短竖画形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布局显得气势宏大,最后波笔横长画成为曲势,为下两点“八”字的两撇笔的灵巧、活泼、动感的造型安排一个适合的空间,形成全字的动静变化。(见图226)

  (3)“后”字

  《曹全碑》的“后”字,非常强调双人旁的笔画,占有明显位置,笔笔加强,“文”字上头的“幺”字笔画像个绳结,下边撇捺就似散出去的绳头,此字一改《曹全碑》的平整规矩的布局结构,变成富有奇趣的布局和写法。

  《鲜于璜碑》“后”字的结构和布局与《曹全碑》有异曲同工之妙。双人旁似个人形,头、手、脚、身躯的简化造型,主体部分也似绳结,按照此碑习惯写法,捺笔厚重,加强主体部分的厚重和力量,与其它字风格统一。

  《石门颂》的“后”字,不仅把双人偏旁写得很大,且与主体部分距离拉得很开,腾出空间,使主体下部分两撇一捺极度地扩张伸展,上收下放,密疏相间,体势宏伟。上边造型像个葫芦也极有趣,结构布局奇变。(见图227)

  (4)“清”字

  《曹全碑》之“清”字三点水旁收得紧缩成左旁一角,与主体三横画相对,上部分成一个“注”字,下部分空间大,故“月”字左撇就写成向左弯钩,右边直笔直伸下部,与三点水组成大斜曲弧线,但因上部分结构端正,故不失全局端庄格调,这就是布局上奇正结合。

  《鲜于璜碑》的“清”字三点水强调点画的力度,像射出三枝箭,处在上部中间,方笔劲挺,极有动感,而主体上部分三横画则处静态,起收笔强劲,大体都是方笔,下部“月”字左竖撇略成曲势,弥补左下部分空间,右竖笔则稍短,使整个字的结体方正、浑厚、有力。

  《石门颂》的“清”也是强调三点水旁的独立和力度,稍离主体,主体上三横画成塔形的顶座,异常稳重,下部“月”字处中强调横势,占据下部分空间,是《石门颂》中一部分结体最稳重的字之一。(见图228)

  左主右副并列结构的字例

  (5)“部”字

  《曹全碑》“部”字稍损泐,点画安排平整,主体部分除中间两横画的起、收笔势略处背势外,其它笔画都是平直的,只是副旁“了”字写得流畅有动感,全字布局循规蹈矩。

  《鲜于璜碑》的“部”字,主副两部分结构错落,但两部分接近,无多少空间,故未分离成两字,主体“音”部分结构平整,笔画厚重,右副体竖画朴拙而“了”字运笔流畅,但全字结构布局似乎不甚协调,显得过拙。

  《石门颂》“部”字的结体,显得草率随意,但两部分协调,强调了右副部分,“阝”写得既随意潦草又夸张,形成左密右疏,笔画有流动感,“阝”旁线条强劲有力,形体有趣,像只胖人耳朵。左边却像微笑滑稽的一张脸面。(见图229)

  (6)“尉”字

  《曹全碑》的“尉”字本是主副结构而写成并列结构。左旁笔画多故收得紧,上四短横画并列,下 “小”字成三竖点,只是长撇波势往左,而“寸”字横波笔往右,左右背势而能呼应。全字点画匀称,笔画圆润,端严而秀丽。

  《鲜于璜碑》的“尉”字,左旁点画上下左右错落,而右旁“寸”字则端庄,形成斜角对称结构,左撇

  笔右短横画相背势,把重心拉向两旁,使全字结构具有强力,与其用笔力度一致,雄强厚重。

  《石门颂》的“尉”字结体方正,两部分联系紧密,笔画呼应避让,形成一个整体布局,只是笔画有密有疏,有收有放,点画粗细和起收笔变化多端,所以平正中又具变化,线条浑厚中又有洒脱。(见图 230)

  左右双体并列结构的字例

  (7)“功”字

  《曹全碑》的“功”字,由于撇笔的超长,似乎成为主副结构,按自然结体应是左右双体并列结构,这是因为从造型需要出发,长撇超长,左边空间扩大,使“工”字下横画也拉长,全字就成为上收紧下伸展,上实下虚,既平正又独特的结体。

  《鲜于璜碑》的“功”和《曹全碑》的“功”字结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撇笔延伸,只是斜度不一样,此碑的撇笔更平斜,所以上部分“工”字较平正,结体斜正相间,线条错落,平正而能巧妙,浑厚而有趣。

  《石门颂》的“功”字虽然斜撇也超长,但比较平整。“工”字中间短竖不同于平时往左斜而是往右斜的特殊写法,两横画平整,上横和“力”折笔相连形成半围圈。结构很平,布局匀称呼应,但很大气,线条舒展而飘逸。(见图231)

  (8)“动”字

  《曹全碑》的“动”字,是双体并列结构的布局。两体起笔部分势背,而收笔部分则相互呼应。但点画写得不平直,左部分横画起收笔态势各异,上两短横和下两短画起收笔有呼应,“田”字左右竖笔势也相一致,所以全字的笔画安排紧密而小变化很多,笔很灵动。

  《鲜于璜碑》的“动”字结构显得古拙,两部分底线较平,笔画厚重无甚变化。

  《石门颂》的“动”字的结构两部分协调,左密右疏,左端正右曲折,左主静右主动,形成整体协调

  而富变化。(见图232)

  左中右三体并列结构的字例

  (9)“职”(识)字

  《曹全碑》的“职”字左中两部分靠紧,而“戈”字成副旁,形成左紧密,右疏朗的结构,如果将所有笔画都收紧,只有密密麻麻的线条排列,使人看了气闷;如果将所有笔画都稀稀拉拉组成,则会感到松散。故有收有放,有虚有实是结构布局的规律。“戈”笔的捺向右与“身”旁的左撇虽背势但有呼应,形成不均衡的平衡。但两部分不是很协调,“音”的“日”和“戈”的撇笔相互联系不足,下部分显得有点散了。

  《鲜于璜碑》的“职”字三部分联系紧密,形成扁方形的整体,结构紧密,布局合理,转折和笔画以方折为主,少数笔画采用圆笔,使方硬和圆润笔法相结合,特别笔画安排,如将中间部分的上部分 “立”简化省略笔画,又将其短横和“戈”笔联成一笔处理很巧妙,空出右上角,使方正布局起到变化,有透气孔。显得结构方整而有变化,线条强劲厚重。

  《石门颂》的“识”字布局完整,线条安排适度,结构宏大而疏朗,起收笔变化多端,有大将风度。(见图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