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讀 [dòu] - 书法字典
  1. 篆书
  2. 简牍
  3. 隶书
  4. 魏碑
  5. 草书
  6. 行书
  7. 楷书
  • 读 讀 [dòu]

    所属分类:字典
    1    [dòu]
    <名>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pauses in reading aloud]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另见[]
    2    []
    <动>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chant]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read]
    人贫居,读《淮南方》。——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speak;talk]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attend]。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a style of calligraphy]
    题读始于,跋书起于。——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另见[dòu]
    常用词组:
    读本  [dúběn]
    [reader;textbook] 教科书,课本
    读后感  [dúhòugǎn]
    1.
    [impressions of a book or an essay]
    2.
    阅读完毕后的感想
    3.
    写读后感想的文章
    写一篇读后感
    读经  [dújīng]
    [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读破  [dúpò]
    [pronounce variedly]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时,按通常读法以外的读法去读,叫做读破,如“爱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
    读破句  [dúpòjù]
    [erroneous pause] 在读句中,由于断句错误,把应属于上句末了的字连到下一句中,或把下一句句头的字读到上一句中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读书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给别人朗读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饭时间高声朗读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士人(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得多)
    读数  [dúshù]
    [reading of scientifical instrument] 机器、仪表上的指针或其指示器所指示的刻度数目
    读头  [dútóu]
    [read head] 把磁带、磁鼓或磁盘上存储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为计算机运算部件所用的一种器件
    读物  [dúwù]
    [reading material;reading matter] 供阅读的材料,书籍、报纸、杂志等的统称
    儿童读物
    读音  [dúyīn]
    [pronunciation] 发某音的行为或方式
    读者  [dúzhě]
    1.
    [reader;the reading public]∶阅读书报的人
    供读者使用的房间
    2.
    [audience]∶指书籍、报纸、杂志或其他类似的宣传工具所能影响到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