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zhì] - 书法字典
  1. 篆书
  2. 简牍
  3. 隶书
  4. 魏碑
  5. 草书
  6. 行书
  7. 楷书
  • 智 [zhì]

    所属分类:字典
     [zhì]
    <形>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resourceful;wise]
    少年智则国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名>
    1.
    智慧,智谋 [intelligence wisdom;resourcefulness]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stratagem]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knowledge]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sage]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 [Zhi town],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9.
    <动>  通“知”([zhī])。知道,认识[know]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常用词组:
    智齿  [zhìchǐ]
    [wisdom tooth] 最后面的臼齿,成年后才长出来
    智慧  [zhìhuì]
    [intelligence] 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
    智力  [zhìlì]
    [intelligence;intellect] 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为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智谋  [zhìmóu]
    [resourcefulness;wisdom and intelligence] 才智和计谋
    逐于智谋。——《韩非子·五蠹》
    智囊  [zhìnáng]
    [backroom boy;brain truster;wise man] 比喻智谋多,善于给人出主意的
    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智囊团  [zhìnángtuán]
    [brain trust] 指与制定计划和策略有关,并且时常没有官方的或被承认的地位的专家教授们
    智能  [zhìnéng]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指人的智慧和行动能力
    发展学生智能
    智取  [zhìqǔ]
    [take by strategy] 用智谋获取或胜过
    在五十年中,她以这种手腕蒙混和智取了欧洲的一个又一个政客
    智商  [zhìshāng]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力商数的简称
    智士  [zhìshì]
    [intellect] 专心于智力活动的人;致力于反思维或推理工作的人
    智勇双全  [zhìyǒng-shuāngquán]
    [both intelligent and courageous] 又有智谋,又勇敢
    智育  [zhìyù]
    [intellectual education] 提高才智、发展智力的教育
    智障  [zhìzhàng]
    [retarded] 即弱智
    智者  [zhìzhě]
    [sage] 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zhì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no man is wise at all times] 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