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詞 [cí] - 书法字典
  1. 篆书
  2. 简牍
  3. 隶书
  4. 魏碑
  5. 草书
  6. 行书
  7. 楷书
  • 词 詞 [cí]

    所属分类:字典
       []
    <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one"s words;what one say]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sentences in speeches,poems,writings or operas;speech;statement]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lawsuit]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ci—classical poetry conforming to a definite pattern]。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  说,告诉 [tell]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常用词组:
    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the words fail to convey the idea] 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他的诗是如此疏忽…如此马虎、潦草和词不达意
    词典  [cídiǎn]
    [dictionary] 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词调  [cídiào]
    [tonal patterns and rhyme schemes of ci poetry] 词的格式
    词法  [cífǎ]
    [morphology] 语法内容之一,包括词的构成、组合,词形变化等内容
    词赋  [cífù]
    [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词和赋的合称
    词根  [cígēn]
    [root] 词的主要组成部分,词义构成的基础部分
    词话  [cíhuà]
    1.
    [notes and comments on ci poetry;novel with parts in verse common in the Ming Dynasty]
    2.
    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记载词的作者事迹的书
    3.
    散文里间杂韵文的说唱文艺形式,是章回小说的前身,起于宋元,流行到明代。明代也把夹有词曲的章回小说叫做词话
    词汇  [cíhuì]
    [vocabulary;words and phrases] 一种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也指某一范围内所使用的词的总和
    词句  [cíjù]
    1.
    [words and phrases]∶词和句子;字句
    空洞的词句
    2.
    [terms]∶措辞
    用热情洋溢的词句描写
    词库  [cíkù]
    [word-stock]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词类  [cílèi]
    [parts of speech] 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通常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前者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英语,传统上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前置词)、冠词、连接词和感叹词八大类。现在语法因派别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和称谓
    词牌  [cípái]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ci poems are composed] 填词用的曲调名。如“菩萨蛮”、“西江月”
    词曲  [cí-qǔ]
    [a general term for ci and qu] 词和曲的合称
    词讼  [císòng]
    [lawsuit;legal cases] 诉讼
    词素  [císù]
    [morpheme] 语言中构成词的要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又叫“语素”。
    词坛  [cítán]
    [a circle in which to write words to a given melody] 填词界
    词坛故事
    词头  [cítóu]
    [prefix] 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词尾  [cíwěi]
    [suffix] 构词成分之一,加在词的最后,表示某些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如“躺着”的“着”、“同胞们”的们
    词位  [cíwèi]
    [lexeme] 某些语言学家给语言词汇的基本单位起的名称
    词形  [cíxíng]
    [morphology] 指词的形态,印欧语系语言等词的形态随词表示的语法意义的不同而变化,汉语词的形态变化不丰富
    分词或动词的词形
    词性  [cíxìng]
    [syntactical functions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help to determine a part of speech] 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一瓶胶”的“胶”可以跟数量词结合,是名词,“胶柱鼓瑟”的“胶”可以带宾语,是动词
    词序  [cíxù]
    [word order] 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在汉语中,词序是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不很好”跟“很不好”,“了不得”跟“不得了”,“房子比树高”跟“树比房子高”,词序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词义  [cíyì]
    1.
    [sense]∶指词所包含的意义,即词的内容
    2.
    [acceptation]∶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词组包含的意义
    词语  [cíyǔ]
    [words and expressions] 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运动界的技术性词语
    词源  [cíyuán]
    [etymology]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词藻  [cízǎo]
    [flowery language] 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词缀  [cízhuì]
    [affix] 构词成分之一,附属于词根或短语之前、之后或插在词或词根中,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用以产生一个派生词
    词族  [cízú]
    [word family] 在单一语言中的一组同源词
    所属的词族
    词组  [cízǔ]
    [phrase] 指两个以上词的语法和语义的组合;亦指速记中短词组的符号或字母的常规组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