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书诗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十

所属分类:书法文章

祝允明《草书诗帖》

【名称】草书诗帖  

【类别】草书书法 

【作者】祝允明 

【形式】纸本 

【年代】明代 

【原稿尺寸】纵36.1cm,横147.5cm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诗帖》

其一:《箜篌引》总览 

 《箜篌引》细部:

               箜篌引 曹植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其二:《美女篇》总览 

《美女篇》细部:

              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项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使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在,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被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其三:《白马篇》总览 

《白马篇》细部: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其四:《名都篇》总览 

《名都篇》细部:

   

              名都篇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隽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作品说明】  

   在明代的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才子”中,祝允明被世人公认最具文人特质。《草书古诗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书,书曹植的乐府四首,是祝氏草书杰作。此帖得欧体之骨、颜体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加之其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些帖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是唐宋以后难得一见的草书极品。   

   草书意多于法,特别是大草,纵情奔放,气势开张,酣畅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纵横有列的格局,于参差错落,开合锁结,过接映带,揖让环抱中流露出一种强烈而震撼人心的韵律和节奏,但放逸不是不要规矩,而是一种超越于法度之外的过人胆识,这种胆识是建立在圆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之上的,当其升华到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时,便会在创作的激情中达到心手两忘,随机生发,笔态横生,点画狼藉『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从而达到一个抒情写意的境地,一个『寄妙理于豪放之内』的境地,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纵观历史上能达到这种境地的草书大家除二王、旭素和宋之黄庭坚外,明代又将草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明代由于手工业的发达,制纸工艺日臻完美,加上厅堂式的建筑,书法的幅式开始由手卷尺牍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发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浑的笔力、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形式对比强烈的章法布局为依托,这种创作观念构成了明人尚势的时代特色,而行草书体正好适合了这种变化的需要,马宗霍《书林藻鉴》谓:『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明代善草书的书家甚多,著名的有陈璧、张弼、文徵明、文彭、王宠、陈道复、莫云卿、董其昌、陈继儒、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傅山、王铎等,他们各人在这宽广的领域里驰骋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其中最负盛名的当首推祝允明了。   

   祝允明楷书得益于李应祯的指点,得欧字之骨,颜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晋人遗意,从而在年轻时就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楷法既立,流溢为行草则自然可观,再加上他疏放不羁的个性,更使他对草书情有独钟,他的草书主要得徐有贞的指点,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后涉猎渐广,自魏晋钟王直至元之赵孟頫,莫不临写工绝,故其书至晚年时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一派天真纵逸,从他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来看,面目各异,有形不贯而气贯的独草,有如行云流水的今草,亦有气势奔放的狂草,不论何种形式的草书,都写得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遒劲,点画狼藉,看似乱其实不乱,看似散其实气脉贯注,并不因率意而潦草,笔笔都能断而后起,能于使转中见点画,故通幅视之,显得神釆奕奕,气势豪放。王世贞《艺苑卮言》评祝允明书谓:『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此帖足可当之。   

【作者简介】 

   祝允明(1460—1527)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下一篇:书画篆刻“词语”解析
上一篇:赵孟頫《前后赤壁赋》临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