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页欣赏高清晰图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兰亭诗》卷,传唐柳公权书,绢本,行书,纵26.5cm,横36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王献之四言诗并序。四言诗,王羲之为序,序行于代,故〔不〕录。其诗文多不可全载,今各裁其佳句而题之,亦古人断章之义也。〔次〕之如右。
王羲之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五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代同流。乃携齐好,散怀一丘。
谢安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慈玄执,寄教林丘。森森连岭,茫茫原畴。逈霄乎摸,凝泉散流。
谢万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玄崿吐润,霏霞成阴。
孙绰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代水,肃此良俦。修林阴沼,旋濑莹丘。穿池激湍,涟滥觞舟。
徐丰之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冥客,希风永叹。
孙统
茫茫大造,万化齐轨。罔悟玄同,竟异标旨。平勃运摸,黄绮隐机。凡我仰希,期山期水。
王彬之
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渌水〔扬〕波,载浮载沉。
袁矫之
人亦有言,意得则欢。嘉宾既臻,相与游盘。微音迭咏,馥焉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王凝之
〔庄〕浪濠津,巢步颖湄。寄心玄冥,〔千〕载同归。
王肃之
在昔暇日,味存林岭。今我斯游,神恬心静。
王徽之
散怀山水,翛然忘羁。秀薄粲颖,疏松笼崖。游羽扇香,鳞跃清池。肆目寄心,欢冥二奇。
王丰之自此已下三人无五言。
肆眄岩岫,临泉濯趾。感兴鱼鸟,安兹幽跱。
华茂
林荣其蔚,涧激其隈。沉沉轻觞,载欣其怀。
庾友
〔寄〕〔心〕城表,辽辽远迈。理感则一,冥〔心〕玄会。
五言诗序,孙兴公。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以渟之则清,诸之则浊耶。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意兴。仰瞻羲〔唐〕〔既〕远矣。近咏台向,顾探增怀□,于暧昧之中,思蓥拂之道。暮〔春〕〔之〕〔始〕,〔稧〕〔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澄〕湖万顷,乃席芳草,镜清〔流〕卉。物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怏〕〔然〕兀矣。焉复觉鹏鷃二物哉!曜〔灵〕促辔,玄景西迈,乐与时过,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良咏歌之〔有〕〔由〕。文多不备载,其□略如此,其诗亦裁而掇之,如四言焉。
王羲之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四言。
仰眺望天际,俯盘渌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物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谢安
〔相〕与欣嘉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轾航。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
谢万
〔玄〕冥卷阴旗,句芒舒阳旌。灵液〔被〕九区,光风扇鳞荣。碧林辉英翠,〔红〕葩擢新〔茎〕。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冷〕。
孙绰
流风拂枉渚,亭云荫九皋。嘤羽〔吟〕修〔林〕,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豪。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徐丰之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觞飞曲〔水〕,欢然朱颜舒。
孙统
地主观山水,仰寻幽人踪。回沼激中逵,竹柏间修桐。因流转轾觞,冷风〔飘〕落松。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岑。
王彬之
鲜葩映林薄,游鳞戏清渠。临〔川〕欣投钓,得意岂在鱼。
袁矫之
四眺华木茂,俯仰清川涣。〔激〕泉流芳醪,豁尔累心散。仰想逸民轨,遗旨良可玩。古人咏无雩,〔今〕也同斯〔叹〕。
王凝之
烟熅柔风扇,熙恬和气淳。驾言与时(此处缺一字),逍遥映通津。
王肃之
嘉会欣时游,豁朗畅心神。吟咏临曲濑,绿波转素鳞。
王徽之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契箕山河。
郗昙自此以下一十二人,无四言。
□风起东□,和〔风〕□□□。〔端〕〔坐〕□□□,□言游近郊。
〔虞〕〔悦〕
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
孙嗣
□岩怀逸许,临流想奇□。□□□□绝,千载挹遗芳。
曹茂之
将来谁不怀,寄散山水间。尚想方外宾,超超有余闲。
华平
〔愿〕异达人游,解结遨濠梁。猖狂任所适,浪流无何乡。
魏滂
三春陶和气,万象齐一欢。明后欣时和,驾言映清澜。亹亹德音畅,翛然遗世□。望岩愧脱屣,临川谢揭竿。
谢怿
纵觞任所适,回波莹游鳞。千载同一朝,〔沐〕浴陶清尘。
庾蕴
〔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夕弊理自因。
桓伟
□□□□□,〔应〕〔物〕寄有尚。宣尼遨沂〔津〕,翛然神心王。数子各言志,曾生发奇唱。今我欢斯游,愠情亦蹔〔畅〕。
王玄之
松竹挺玄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觞豁滞忧。
王蕴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以捐。仰咏揖遗芳,恬神味重玄。
王涣之
来去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
(注:〔 〕内字表明原墨迹已残缺不全)
本幅无款印。
卷前引首清乾隆皇帝行书题“笔谏遗型”,题签“兰亭八柱第四”,题记一段。又有瘦金体题签“唐柳公权书群贤诗”。 卷后有宋邢天宠、杨希甫、习之、蔡襄(后添)、李处益、孙大年、王易、黄伯思(伪)、宋适,金王万庆,明王世贞(两段)、莫是龙、文嘉、张凤翼,清王鸿绪等题跋和观款。
鉴藏印有宋“御书”、“双龙”、“宣和”、“政和”、“内府图书”、“奉华宝藏”、“内府书印”、“睿思东阁”(以上均伪),以及宋“绍兴”,元“乔篑成氏”、“柯九思”(均墨印),明王世贞,清高士奇、王鸿绪、乾隆内府诸印。 此书传是柳公权所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hui时与会者所赋的37首诗及诗序。
诗后的题跋有的是真迹,有的是伪作。明以后的题跋都是原有的,明以前的题跋除蔡襄、黄伯思外都是真迹,但全是后配,与本卷无关。
本卷笔法僵硬粗糙,且多枯锋,但较自然率易。卷后之宋代黄伯思尾题(伪)中云“传柳书”,细观之,个别字的用笔明显不是出自柳书,如:孙统四言诗中的“希”字、庾友四言诗中的“则”字、王涣之四言诗中的“足”字等末笔写的非常丑怪,字的结体亦多不沉稳,较浮躁,与柳氏所书王献之《送梨帖》后之题跋墨迹对比不但笔法不类,连结体也无丝毫相同之处。从诗文看,颇有不通处,如:把孙绰四言诗“怀彼伐木”误书为“怀彼代水”,把谢安四言诗“伊昔夫子”误书为“伊昔先子”。“伐木”是《诗经》中语,“夫子”是指孔丘,说明书写者是一位文墨不够精通之人。无论从艺术特征还是艺术水平来分析,该卷决非柳公权之笔。
此卷也并非晚至宋代的抄本。从所录37首诗中可看出,个别用字不避宋讳,如谢安诗中“契慈玄执,寄教林丘”的“玄”字、王肃之诗中“嘉会欣时游,豁朗畅心神”的“朗”字等都没有避北宋始祖皇帝赵玄朗之讳。从书法的主体风格看,推测应写于唐代,与杜牧墨迹《张好好诗卷》大略相近,并且是信笔直书,不是临仿得来。作为唐抄古本,此卷与敦煌遗书中《文选·陆机短歌行等残卷》(伯2554)、《玉台新咏卷第二残卷》(伯2503)有同样的文学价值,不独书法耳。
宋《宝章待访录》,明《东图玄览》、《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珊瑚网书凭》、 《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